重磅政策解读:能繁母猪保有量下调至3900万头意义 - 法律法规 - 养猪科学网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法律法规 > 正文

重磅政策解读:能繁母猪保有量下调至3900万头意义

来源:布瑞克农业机器人   


  2024年3月1日生猪期货收盘后农业农村部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其实2023中一度流传出主管部门将下调能繁母猪存栏基准量,但最终2023年结束也没有见正式文件。五部委刚公布2024年·1月份能繁母猪数量4067万头,小幅低于《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4100万头目标,新的生猪《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引发,母猪保有量调控目标发布究竟会对市场产生什么样影响。

  农业农村部制定了《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并引发时间为2021年9月,我国生猪价格刚经历了历史最高位,2019年10月猪价一度突破了40元/公斤,2020年全年价格在28-38元/公斤运行。行业经历了2019年母猪存栏持续下降更是一度跌破了近30年低点,2020年产业重点是提升母猪存栏量,2021年母猪存栏量得到极大提升,但由于母猪胎龄、种系等因素2021年上半年母猪平均效能较低。农业部指定《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重要考虑因素为年猪肉产量5500万吨,结合过去生猪出栏的白条总量及结合非洲猪瘟之前和发生非洲猪瘟以来母猪效能制定母猪保有量4100万头。
  母猪保有存栏量并非生猪产能唯一因素,还需要充分考虑母猪平均效能,最后才能决定仔猪供给量,仔猪供给量也不等同生猪出栏,仔猪供给量与育肥环节生猪保全率才是最终生猪出栏量,出栏也不能完全等同猪肉产量,猪肉产量受到生猪出栏量及生猪屠宰均重影响。非洲猪瘟爆发后2019-2021年母猪效能较低,且生猪的出栏体重变化较大,但随着母猪种源优化和母猪胎龄结构调整,2022年到2023年母猪平均繁育性能得到充分提升,当然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也是提高母猪繁育性能重要因素。2023年多家上市公司公布的母猪PSY在23-28头之间,该水平不仅仅高于2019-2021年,也高于发生非洲猪瘟之前2017-2018年之前,单纯从五部委的发布的能繁母猪数量及生猪出栏量也能充分。

  数据来源:猪肉产量、出栏量、能繁母猪存栏量为统计局数据,其中能繁母猪数量为年末时点数据注:①为当年出栏量/能繁母猪存栏量,能繁母猪当年存栏量从少增多,年末能繁母猪多,其测算值偏低,反之也成了,2019年初母猪多,年末母猪手啊,测算MSY偏高,2020年年初母猪少年末母猪多,测算MSY偏低。
  注:②为当年猪肉产量/当年出栏量值
  母猪繁育性能提升,猪肉产量不变情况,母猪需求量减少,按照2023年数据测算,假设猪肉产需仍是5500万吨,参考统计局公布数据折算的白条均重和能繁母猪MSY,实际需要是母猪数量为3931万头能繁母猪。截至2024年1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为4067万头,假设母猪存栏量逐月平均下降年末3775万头,全年母猪平均出栏量为3931万头,MSY维持不变再17.54头,生猪屠宰白条均重为79.74公斤,猪肉产量为5500万吨。
  《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引发,下调能繁母猪保有量下降3900万吨,是对过去2年生猪产能过剩陈述,同时也充分考虑到母猪平均效率提升,疫病对生猪养殖过剩中损失下降陈述。预案将能繁母猪存栏量正常波动下限从正常保有量的95%调整至92%,上限105%维持不变,也是充分考虑规模化、科学化养殖下母猪繁育性能仍有提升,生猪育肥阶段保全率提升做了相应展望,另外也考虑到如果猪偏紧,生猪出栏体重稍微提高,也能满足同等猪肉产量因素。
  能繁母猪下调,其中产需5500万吨并未跟随下调,我国一年是否能消费5500万吨猪肉,另外近几年生猪屠宰体重持续偏高,从1月监测生猪宰后体重仍持续维持90公斤以上,宰后体重提高有客观因素,特别是近几年客观长条型猪占比提高客观上提高了生猪宰后均重,而压栏/二次育肥等因素也使得近两年生猪宰后体重维持高位。
  刚公布的2024年1月份能繁母猪出栏量下降至之前4100万头保有量下方,发布新的预案,新预案直接将能繁母猪保有量下调3900万吨,按照新预案保有量1月份能繁母猪仍过剩,叠加当前2023年冻品库存创历史新高,生猪宰后均重位居高位,且母猪繁育性能整体趋势提高,育肥保全率提高等因素,大集团过去大量投入,目前未出现实际性去产能,甚至仍在扩张,只是较过去3年有所放缓,在这种情况下,新预案发布更多是降低市场预期,切勿过度乐观重新扩张。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解读
下一篇:种猪及精液进口技术要求修订,6月1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