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收获期华北企业采购需“创新” - 原料选择 - 养猪科学网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物营养 > 原料选择 > 正文

玉米收获期华北企业采购需“创新”

来源:粮油市场报   
  “十一”前后,华北夏玉米进入集中收获期。而行业在临储收购政策结束后面临巨大的变化,这些新变化对华北玉米加工企业提出新要求,华北企业改变玉米采购方式正当其时。

  玉米生产能力下降

  国家不断加大临储玉米去库存力度,鼓励主产区农民减少玉米种植。有关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达到峰值57179万亩,2017年降至53168万亩,下降4011万亩;玉米总产量从2015年的2.2463亿吨降至2017年的2.1589亿吨,下降874万吨,降至2014年遭受较严重旱灾年份水平。不过,2018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取得恢复性增长。

  需求快速大幅增长

  9月12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18年9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预计中国玉米消费量为2.37亿吨,比上月预测数调增620万吨。其主要原因是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大豆、玉米替代品等进口减少,饲料原料中玉米用量增加,饲用玉米比上月预测数调增200万吨;玉米深加工新增产能释放偏快,特别是8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扩大燃料乙醇试点省份,玉米工业消费比上月预测数调增420万吨。

  市场年度缺口增大

  预计2018/2019年度我国玉米市场负结余继续扩大,当年结余为-4253万吨,负结余较上年扩大2292万吨。东北玉米调出能力由高峰期2015/2016年度的5961万吨降至2018/2019年度的2955万吨。2015/2016年度山东省玉米调入量为859万吨,而2018/2019年度大增至2446万吨。

  临储库存明显下降

  自4月份开始拍卖以来,23周小计成交7921万吨,平均每周成交345万吨,均价1479元/吨。

  目前,临储总库存近1亿吨。预计至10月底,按每周成交400万吨计算,还能成交2000万吨,总成交量在9400万~9900万吨之间,临储库存余量在8000万吨左右,2019年有望基本消耗殆尽。

  随时调价灵活采购

  由于历史原因,华北特别是山东深加工企业原料库存往往不大,更多采用随时调价的方式来灵活采购。2018年春节后,因山东深加工企业库存过低,被迫提价收购,甚至一天内几次上调,价格很快冲破1元/斤大关,这就是原有建立原料库存模式不适应新的市场变化的******例证。

  增加库存是大势所趋

  盛达期货研究院分析认为,华北特别是山东玉米加工企业增加原料库存规模已是大势所趋,实际操作上可借鉴东北深加工的现货模式。潮粮上市期加大采购力度,建立部分库存,并适度增加合同粮采购量。

  在原料供应日益紧张、下游竞争愈发激烈而山东玉米缺口不断扩大的前提下,山东玉米加工企业应转变采购模式,现货、远期电子市场、期货市场兼顾,为未来发展打好原料成本控制基础。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解析四季度玉米淀粉现货市场的“喜”与“忧”
下一篇:养猪常用饲料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