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产能调控方案重新修订,能繁母猪保有量降至3900万头释放了什么信号? - 国内新闻 - 养猪科学网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生猪产能调控方案重新修订,能繁母猪保有量降至3900万头释放了什么信号?

来源:今日养猪   


  继2021年9月《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印发以来,调控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相关的响应机制也在逐步建立和运行。成功地落实了分级调控责任,确保了能繁母猪的正常保有量稳定在4100万头的目标。在过去的两年里,生猪产能一直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整个产业也在不断提升。猪肉产量得到了快速的恢复,并且保持在了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这为猪肉市场的充足供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随着生猪生产效率的持续提升和猪肉消费的逐渐稳定,现有的调控方案,包括能繁母猪的正常保有量设定、波动范围的界定以及产能调减等措施,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新形势下的生猪稳产保供工作。因此,对调控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3月1日,农村农业部发布了《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农业农村部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和调控生猪产能,从而适应当前生猪市场的实际状况和发展需求而出台的新政策。这一修订方案充分考虑了生猪生产效率的提升、猪肉消费需求的转变以及市场条件的变化,旨在推动生猪产业的稳健发展,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并维护农民及相关行业的利益。
  通过阅读《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我们可以明确以下几点关键内容:
  首先,方案强调了对能繁母猪存栏量的精准调控,为此设定了能繁母猪的正常保有量目标,即稳定在约3900万头的水平。这一目标的设定,旨在确保生猪产能的平稳运行,同时适应当前生猪生产效率的提升和猪肉消费需求的稳定。针对当前生猪市场的实际情况,方案对全国能繁母猪的正常保有量目标进行了调整,从原先的4100万头下调至3900万头。这一调整不仅反映了生猪养殖效率的提高和猪肉消费市场的变化,也体现了政府对于产能的合理规划和布局的考虑。通过这一调整,可以更好地避免产能过剩或不足的问题,确保生猪市场的稳定运行。
  其次,方案按照生猪产能调控的要求,将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变动划分为三个区域:绿色、黄色和红色。绿色区域代表产能正常波动,能繁母猪月度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92%至105%的区间内(包括92%和105%两个临界值)。在这一区域内,以市场调节为主,不需要启动额外的调控措施。黄色区域则代表产能的大幅波动,能繁母猪月度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85%至92%或105%至110%的区间内(包括85%和110%两个临界值),此时需要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来稳定产能。而红色区域则意味着产能的过度波动,能繁母猪月度存栏量低于正常保有量的85%或高于正常保有量的110%,这时需要采取更加紧急和有力的措施来应对。同时,方案还进一步放宽了能繁母猪存栏量的正常波动范围,将绿色区域的下限从正常保有量的95%调整至92%。这一调整意味着市场将有更大的自我调节空间,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在绿色区域内,政府将更多地依赖于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此外,方案还强调了保持规模猪场数量稳定的重要性。农业农村部已对全国现有年设计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进行了备案,并设定了全国规模猪场保有量稳定在13万个以上的目标。为了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各地应保持规模猪场数量的总体稳定,不得违法拆除现有猪场。确需拆除的,应合理安排养殖用地,支持猪场异地重建,并给予合理的经济补偿,以确保生猪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新修订的方案还强调了地方政府在生猪稳产保供方面的责任,优化了相关保障措施。通过加强监测预警、产能调控等方面的工作,地方政府将能够更好地履行稳产保供的责任,引导生产,稳定市场预期,推动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通过对能繁母猪存栏量的精准调控、合理划分产能波动区域以及保持规模猪场数量稳定等措施,为生猪产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保障猪肉市场的充足供应,维护农民和相关行业的利益,促进生猪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今年生猪产能去化方向如何?
下一篇:猪企股价集体大涨,猪价“一夜反转”!8月或完成产能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