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市场基本面分析及展望 - 国内新闻 - 养猪科学网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玉米市场基本面分析及展望

来源:东证衍生品研究院   
  “牧原将使用人工合成玉米淀粉代替玉米,猪价成本能降到6.5元/斤......”这是真的假的?人工合成淀粉在国内已经能大规模量产了?

  针对网传信息,7月25日,牧原股份对顶端新闻回复称,该消息不属实。公司确实在采取措施“节粮降耗”,但主要举措是应用并积极推广低蛋白日粮,以减少养猪过程中豆粕的使用。

  牧原:有“节粮降耗”,是减少豆粕用量

  7月23日,视频号“爱猪业”发布一条视频,“牧原对外宣称,将使用人工合成玉米淀粉代替玉米,成本只有玉米的八分之一,猪价成本可能要降到6.5元/斤。”该条视频末尾还发问,这将对未来养猪业造成多大影响?

  评论区不少网友留言,有人说,用人工合成淀粉作猪饲料,猪也是“人工猪肉”,还有诸如“太黑心了”的言论。

  牧原真这么说了?顶端新闻记者发现,除了几个视频号传播类似信息外,并无来自官方渠道的相关信息。顶端新闻记者将视频发送至牧原集团工作人员处,得到回复,“这是胡扯的”。

  7月25日,牧原股份向顶端新闻记者回复称,该公司关于“节粮降耗”的举措是,应用并积极推广低蛋白日粮,以减少养猪过程中豆粕的使用。

  据介绍,牧原自1992年开始进行低蛋白日粮初试,2000年推广应用,在保障猪群生长性能和猪肉品质的前提下,添加适宜种类和数量的生物合成氨基酸,降低豆粕使用量。2022年,牧原全年豆粕用量占比7.3%,仅为行业一半。

  牧原股份同时对顶端新闻记者表示,该公司自2011年起在行业会议上多次公开低蛋白日粮技术和应用情况,并把“大力推广低蛋白日粮应用”写进全国人大建议案,将低蛋白日粮技术无偿贡献行业,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若低蛋白日粮在全国推广应用,社会方面,全国可节约大豆2074万吨,相当于1.53亿亩耕地的大豆产出;生态方面,全国可实现氮减排84.5万吨。

  记者查询发现,“低蛋白日粮”并不是个新名词,其指将日粮蛋白质水平按猪营养需要推荐标准降低1—3?个百分点,然后通过适当添加合成氨基酸,降低蛋白原料用量来满足动物对氨基酸需求(即保持氨基酸的平衡)的日粮。牧原从2000年开始使用低蛋白日粮,是猪饲料降本增效的有效方法。

  人工合成淀粉研究有进展,但距离商用还很远

  将人工合成淀粉与牧原联系到一起,显然与猪饲料成本控制相关。

  2023年年初,国内养猪企业纷纷公布2022年业绩。根据报道,行业内“冰火两重天”的状况令人印象深刻:正邦科技预计亏损110亿-130亿,新希望预亏41亿-61亿元,而牧原股份则预计大赚120亿-14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3.82%-102.79%。

  据了解,减少猪饲料中的豆粕是牧原压降成本中最具有价值的举措之一。事实上,2023年年初,牧原也与杭州一家名为“元素驱动”的合成生物创企合资,开启合成生物赛道。

  但牧原开启合成生物赛道,并不能与前述人工合成淀粉画等号。

  顶端新闻了解到,2015年,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正式立项人工淀粉合成项目,期望将淀粉生产的农业化过程变成工业化过程。

  研究过程漫长且充满曲折。2021年9月,六年的时间,中科院发布重磅科研成果——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大连化物所,通过合成生物学手段,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据悉,最初实验室里合成出来的淀粉只有1克左右。

  2023年5月27日举行的中关村论坛第二届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表示,“(这项研究)大家给予了高度评价,但目前这只是一条理论途径,离实用性还差得远,主要是过程成本高。”

  马延和也曾在接受央视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挑战仍然很大,根据他的乐观估计,“三年内把高附加值的直链淀粉工业化,五到六年一般淀粉有一定竞争性,希望在十年之内,能够真正形成和农业种植相竞争的路线。”

  对于人工合成淀粉的未来应用,牧原股份对顶端新闻记者称,相信创新是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及生产效率提升的关键要素,公司会持续关注人工合成淀粉等各类先进技术的创新研发进程。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精准饲喂时代来临,精细化管理助力养猪降本增效
下一篇:图文:聚焦猪场疫病防控 提高养猪生产成绩